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2篇
  免费   58篇
财政金融   70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195篇
经济学   301篇
综合类   39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22篇
贸易经济   82篇
农业经济   1567篇
经济概况   96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深化国有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有林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南方国有林经营发展的一个迫切任务。在江西省大余县国有林经营股份制改造实践的基础上,对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程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转制职工的安置、股权结构与经营机制及股份制改造后的经营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有林股份制改造模式,为我国南方国有林经营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森林碳汇价值评价——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人工林案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气中CO_2的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碳汇的研究也伴随气候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研究重点。对森林碳汇价值评价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简称三北工程)人工林为例,采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三北防护林的碳汇价值量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持续开展三北工程、提高人工林固碳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研究主要集中于采伐限额制度能否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采伐限额制度实行的必要性、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这几个方面展开。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现有研究存在缺少对个案的研究、缺少实证分析以及实证分析所采用方法准确性证明力低、采伐限额强度设置依据标准不清、未提出具体的采伐红线以及处罚强度设置标准、对研究中所提出的替代性制度的可行性证明不够等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的关注某一地区采伐限额制度的效益、采伐红线与处罚管理强度的设置以及替代性制度效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利用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及森林土壤碳储量等基本监测数据,对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 286.37×106t,年碳汇能力为53.92×106t,其经济价值分别为3 923.429亿元和164.47亿元,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47.57 t/hm2。预计江西省年2010年到2020年间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278.09×106t碳或1 020.59×106t CO2,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年可达53.01亿元。同时还对江西省11个市的森林碳储量、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出了全省各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地的森林碳汇林地价格。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森林法》实施十几年之后,人们对于森林的功能定位、内涵界定都发生重大变化,林业的性质以及林业建设的任务迅速转型。现行《森林法》在林业经营机制、林业管理体制以及林业产权制度方面的规定已经对林业建设形成掣肘,迫切需要进行修订以适应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森林法》需要在立法宗旨、法律性质、制度内容、行政管理和森林保护等方面做出方向性改变,并应当建立森林物权制度和生态公益林管理制度,改革商品林管理制度和盗伐滥伐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型商品性生产包括商品林生产经营、林下种养殖业和采集业、森林旅游业,这类产业主要是以商品性经营为主,是市场机制作用相对较强、政府作用相对较弱的领域。但同时,由于其生产过程中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且具有生产过程的外部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制。主要对森林资源型产业商品性生产政府规制的目标、主体、模式及其运行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肢布置2排以上高强螺栓的L320、L360高强角钢是特高压工程的发展趋势。现行计算方法没有明确其破裂面的形式,由于螺栓准线数多,计算时需对每个螺栓节点计算多次,不便于工程应用。通过多排孔板件试验、大角钢有限元计算建立训练集,构造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大角钢构件减孔数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当单肢螺栓准线数增加后现行计算方法中相邻准距的权重过高、壁厚的偏低,在模型几何尺寸变化时计算结果容易产生较大波动;通过调参后的随机森林模型、特征选择后简化了螺栓减孔数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稳定,与有限元模型更相符,泛化能力较好,也可用于两排螺栓减孔数计算。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不同林种的行为特征,得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预期目标与改革结果不相一致的结论。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国家对采伐限额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税费制度这3种影响林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并从5个方面指出国家对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配套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国内核心期刊文献统计分析透视森林公园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1992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森林公园的文章,统计分析这些文献在时间、地区、发文期刊、作者、发文单位、被引用次数、内容等方面的情况,透视国内森林公园研究近20年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30年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林地、产权与林权的概念,介绍了制度与制度变迁的主流定义、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分析视角、相关研究的关注重点;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学术成果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从改革动因、改革成效与绩效评估、后续配套改革及对策等角度进行了文献回顾及评述。对后续配套政策与对策,从林业税费改革、公共财政制度、林业金融体系建立与完善、林业管理职能转变、林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此同时,对国外林地经营管理政策与实践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从国外林业产权制度、林业法规政策、生态林业、生态补偿与可持续发展、社区林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相关研究的整体趋势与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